各類魚飼料
和造模飼料(模型飼料)
魚的種類繁多,超過了陸地上動物和植物種類的總和。不同的魚有不同的飲食習慣和要求。
斑馬魚(Zebrafish)和鳉魚(Medaka)都是魚類中當前作為模式動物(模式生物)最為常用的兩種魚,廣泛用于胚胎生物學,行為學,生理學,以及多種疾病如肥胖、胰島素抵抗、II型糖尿病、高血脂(高脂血癥)、酒精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肝、動脈粥樣硬化,早老性癡呆(Alzheimer's disease,AD)等方面的研究。
關于斑馬魚和鳉魚的喂養飼料和造模飼料,可以點擊左側菜單的鏈接了解他們的營養和飲食特點以及飼料的介紹和選用,其中有預設的不同階段喂養的飼料以及各種模型飼料。如果沒有符合你要求的飼料,或者你是用其他品種的魚,南通特洛菲飼料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定制服務。
我們在交流中發現不少研究者定制魚時還沒有熟知所用魚的生理知識和習性,熟悉養殖技術。應當明白,魚對各種刺激都非常敏感,實驗結果除了飼料因素之外有很多因素影響魚的機能。就飼料而言,如果對養殖技術缺乏了解,可能導致定制的飼料不符合喂養要求或實驗要求,甚至可能導致魚存活率低,嚴重的情況下導致喂養的魚成批死亡。
魚飼料分為天然飼料和合成飼料。
天然飼料一般是其他魚蝦類的活體飼料(live food)或魚蝦加工而成的不同形狀和大小的飼料。這類飼料的優點是喂養的魚存活率高,生長發育好。但是,原料中不可避免存在水環境污染物,而魚對污染物非常敏感,輕則影響機能,重則容易發生基因突變和致癌。此外,不同批次的飼料由于原料來源改變,或者原料中污染物含量不同,導致不同批次的喂養效果和機能狀態有較大的變化,導致實驗結果重復性差,甚至不能重復。因此,這類飼料不宜作為研究使用,大多作為人工飼料喂養效果評價的對比飼料。
人工合成的飼料(配合飼料)是全營養型飼料,分為半純化型和純化型。
半純化型有兩類情況需要注意,一類是采用上述所說的天然飼料為基礎,與其他動植物原料和營養補充成分進行混合制成,這類飼料雖然降低了成本,但是,仍然存在上述天然飼料的不足之處。另一類是完全不含上述天然飼料,而是完全采用動植物原料配以營養補充而成,這類飼料避免了天然飼料的不足,但是,所用陸地動植物原料存在環境污染物以及不同生產商提供的原料穩定性等問題。
純化型飼料最理想,價格相對較高,但是,在研究用量不是很大的情況下開支并不大,道理很簡單:魚的食量并不大。
總之,從研究結果的可靠性和可重復性方面考慮:純化型飼料 > 半合成飼料 > 天然飼料。
魚數量的確定和魚齡的確定都是估算飼料需要量的前提。上面已經提到,即便是用天然食物,魚的養殖期間的成活率都不可能是100%,能達到80%已經算比較好的情況,配合飼料也是如此。魚齡不同,食量不同,成活率也不同。
不同魚種和不同發育時期的魚對飼料顆粒的形態、大小、顏色有不同的要求。顆粒大小還決定飼料生產成本或飼料價格(顆粒越小,成本越高),因此決定飼料價格。顆粒過大,可導致魚不能吞吃,既影響魚的攝食,又影響水質。
因此,訂購飼料時要根據魚的具體情況選擇大小適宜的顆粒飼料。
有些研究者提供配方,要求按照配方進行飼料定制加工,雖然所提供的配方是來自某論文,但是,我們發現并不適用于研究的要求,甚至不全面,或者存在錯誤。研究者應當特別注意以下幾點:
(1)用該配方的論文是否很久之前發表的,是否有其他論文被引用了;
(2)該論文中配方飼料所喂養的魚品種、魚齡是否與你的研究對象相同;
(3)全面介紹了配方的原料組成的論文極少,一般只是介紹了主要原料的組成,因此,要檢查不同原料的總和是否為100%;
(4)作者在論文寫作時在配方方面書寫或編輯錯誤的并不罕見,這不只是涉及作者粗心,還可能是因為作者不了解飼料知識或加工技術,畢竟,熟知飼料知識和技術的研究者不多。
(5)配方不科學甚至錯誤的現象與發表論文的期刊的影響因子高低、級別沒有必然關系。往往有些研究者存在的誤區是影響因子越高,說明論文越可靠,不僅研究結果實際上沒有這回事,在飼料配方方面的編輯錯誤,甚至配方不科學也都存在,原因很簡單:論文評審人或編輯人一般都對飼料不了解,評閱過程過程中難以發現存在的問題。
總之,在提供配方時,不要理所當然地認為論文中的配方都是可靠的、科學的,更不要任性“你就按照我的配方定制”。應當與南通特洛菲飼料科技有限公司技術部電話交流或在線交流,降低配方錯誤的風險。
以下指標不僅是研究結果需要計算的關鍵指標,而且是在閱讀論文期間應當關心和評價其實驗情況的關鍵指標。
(1)魚年齡表示方法:post fertilization
從受精開始計算時:0作為受精的當天,其后(post fertilization)的時間表示:hpf(hours post-fertilization),dpf(days post- fertilization),或,mdf(months post-fertilization)。例如,受精后第5天,表示為5dpf。
(2) 存活率(survival)
存活率(survival):是指存活的魚數/進入喂養的總魚數,用%表示。
(3)體長(Standard length,SL)
不同的魚有不同的表示方法,比如,從魚的最前端(鼻尖,snout,或吻端)到尾鰭(caudal fin)基部或到魚叉(fork)的長度,到魚叉的長度又稱叉長(fork length)。
(4)體長變異度(SL variation coefficient)
體長標準差/體長平均值,用%表示。有兩種計算和表示方法:
就一缸內或一次幾缸的魚計算的結果反映與不同個體之間的差別大小,即計算的值越大,個體差異越大。
當對幾缸,或者,對幾批進行重復喂養的計算時,如果將每缸或每次喂養的體長變異度計算均值和標準差,以此計算的體長變異度則反映了重復性大小。
(5)體重和肥滿度
體重一般是濕重(Wet weight)。
肥滿度指數(Condition factor indices):反映肥滿的程度(體型),體重/體長3*100。類似人體的BMI計算,但計算不同的是,以百分數表示,分母為3次方。
(6) 肝指數 (Hepatosomatic Index)
是魚肝的重量/體重,反映體內存儲能量多少,指數越大,能量越高。
(7)生殖腺指數(Gonado-Somatic Index,GSI):卵巢或睪丸的重量/體重。用于衡量魚性成熟情形,評估生殖發育狀況。又稱性腺指數。
強烈建議:
強烈拒絕:
善意提醒: